全国和城市创新基本状况评价
一、全国创新状况评价
党的十九大以来,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,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,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,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。即使因疫情影响经济增长趋缓,但创新发展局面仍呈现一路向好的态势。
(一)研发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
2020年,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24393.1亿元,比上年增加2249.5亿元,增长10.2%;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(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)为2.40%,比上年提高0.16个百分点。按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.6万元,比上年增加0.5万元。
分活动类型看,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467.0亿元,比上年增长9.8%;应用研究经费2757.2亿元,增长10.4%;试验发展经费20168.9亿元,增长10.2%。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.0%、11.3%和82.7%。
分活动主体看,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18673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4%;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.8亿元,增长10.6%;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.5亿元,增长4.8%。企业、政府属研究机构、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.6%、14.0%和7.7%。
(二)创新活动持断增加
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专利活动规模的持续扩大。专利申请数达到519.4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18.6%;专利授权数达到363.9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40.4%;专利拥有量达到1219.3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25.4%。其中,发明专利授权数53.0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17.1%;发明专利拥有量305.8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14.5%。当年在美国专利拥有量为2.0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7.8%,在欧洲专利拥有量为0.7万件,比上年增长10.2%。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144.8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18.9%。
商标有效注册量快速增长,达到2839.3万件,比上年增长了20.6%,每十亿GDP的注册商标数比上年增加了40.81件。
国际论文占世界份额进一步增加。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55.26万篇,占世界总数的23.7%,比上年提升了1.4个百分点,连续12年排在世界第2位(图1-7);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36.48万篇,占世界论文总数的36.6%,数量比上年增长了21.8%,仍排在世界第1位;CPCI-S收录中国作者科技论文5.24万篇,占世界总数的14.2%,仍排在世界第2位。
全国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76521项,比上年增长了11.6%。从完成单位的类型看,企业完成40642项,占53.1%,是主要的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(参见图1-8、图1-9)。从应用技术成果的行业看,排名前四的行业与上年一致,制造业仍排在第1位,占35.2%;农林牧渔业仍排第2位,占12.2%;卫生和社会工作仍排第3位,占9.8%;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排在第4位,占7.4%。
从技术市场看,全国各省(区、市)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54.9万项,比上年增长了13.5%。合同成交金额28251.5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1%,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迅速,达到514.3万元,比上年增长了11.1%。
有R&D活动的企业数达到14.7万个,比上年增长了13.5%,占工业企业比重提高2.5个百分点。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38073.7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12.3%,占营业收入比重提高2.1个百分点。企业R&D经费外部支出达到1008.5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12.9%,占企业全部R&D支出比重为6.2%,提高了0.2个百分点。
(三)创新条件改善明显
创新人力资源不断增加。R&D人员达到523.5万人年,万人研究与发展(R&D)人员数比上年增加了3.02人年。
信息化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。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达到4.8亿户,比上年增长了7.6%,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增加了238.1户。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达到2202个,比上年增长了21.1%,百万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增加了0.3个。信息产业就业人员达到487.1万人,比上年增长了7.0%。信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16.1%,占GDP比重提高了0.4个百分点。
(四)创新影响不断扩大
影响产出不断增加。技术国际收入达到646.3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了10.4%,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增加了0.4美元。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7762.5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了6.2%,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提高0.7个百分点。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74613.1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9.9%,亿元GDP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加了108.5万元,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达到1386.7万人,比上年增长了7.7%。
环境可持续改善明显。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减少0.02吨标准煤;亿元工业增加值颗粒物排放量比上年减少了16.4吨/亿元;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上年下降了0.4个百分点。
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7.8万元/人,比上年提高了0.6万元/人。
在全国创新领域取得上述进展的同时,通过创新指标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一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减少了0.2个百分点。
二是大专院校在校博士生和在校硕士生数分别比上年下降了9.4%和17.3%,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博(硕)士生数减少了254.5人。
三是终身学习人口占比重比上年减少了0.02个百分点。
四是地方级科研机构较上年有所减少,百万人科研机构减少了0.08个。
五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比上年下降2.2%。
根据城市创新评价标准,全国创新水平总指数为46.19%,比上年提高了2.44个百分点。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,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,根据《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1》,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已达到第13位,已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发展目标。与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创新强国相比,差距在逐年缩小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,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增长明显,已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,专家普遍认为,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。
附录5 全国创新指标与上年比较
指 标 | 2019年 | 2020年 |
人力资源增长率(%) | — | — |
终身学习人口占比重(%) | 0.51 | 0.49 |
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(%) | 0.58 | 0.57 |
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博(硕)士生数(人) | 2336.93 | 2082.45 |
百万人科研机构数(个) | 2.08 | 2.00 |
百万人科技期刊数(个) | 0.89 | 0.89 |
万人研究与发展(R&D)人员数(人年) | 34.05 | 37.07 |
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(户) | 3186.19 | 3424.28 |
百万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(个) | 1.29 | 1.56 |
信息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(%) | 0.60 | 0.65 |
R&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(%) | 2.24 | 2.40 |
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(%) | 2.92 | 2.76 |
上市公司R&D经费支出强度(%) | 0.92 | 1.01 |
企业R&D经费支出强度(%) | 1.42 | 1.50 |
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(%) | 0.45 | 0.45 |
万名企业就业人员中R&D人员数(人年) | 397.50 | 446.15 |
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(%) | 3.31 | 3.74 |
人均电信业务收入(元) | 7574.80 | 9684.97 |
有R&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(%) | 34.20 | 36.73 |
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(%) | 19.87 | 21.97 |
万名企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(件) | 153.62 | 186.69 |
企业R&D经费外部支出强度(%) | 6.01 | 6.19 |
万人输出和吸纳技术成交额(亿元) | 0.32 | 0.40 |
每十亿GDP的PCT专利申请数(件) | 0.58 | 0.66 |
每十亿GDP的注册商标数(件) | 238.65 | 279.46 |
每十亿GDP的美欧专利拥有量(件) | 0.26 | 0.27 |
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(%) | 3.15 | 3.23 |
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(%) | 1.71 | 1.85 |
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(%) | 29.23 | 29.97 |
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(美元/万元) | 5.93 | 6.36 |
亿元GDP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(万元/亿元) | 1610.20 | 1718.66 |
劳动生产率(万元/人) | 9.97 | 10.26 |
资本生产率(万元/万元) | 0.30 | 0.30 |
万元生产总值能耗(吨标准煤/万元) | 0.57 | 0.55 |
亿元工业增加值颗粒物排放量(吨/亿元) | 29.20 | 12.82 |
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(%) | 4.06 | 3.70 |
二、城市创新状况评价
根据城市创新评价标准,参评城市创新总指数为76.90%,比上年提高了4.18个百分点。从一级指标看,创新活动指数表现最好,达到85.25%,比上年提高了6.61个百分点,增长也最快;其次是创新影响指数,达到76.84%,比上年提高了3.54个百分点;第三是创新条件指数,达到74.12%,比上年提高了2.39个百分点;创新投资指数为68.12%,比上年提高了0.30个百分点。
根据创新总指数,可将参评城市划分为四类(参见图1-1):
第一类为深圳、上海、北京和南京,创新总指数高于20城市平均水平(城市创新总指数为76.90%),属于我国(不包括港、澳、台,下同)创新水平最高的4个城市。
第二类为杭州、苏州、广州、厦门、西安、天津、武汉和成都,创新总指数低于20城市平均水平,但高于60%,属于我国创新水平较高的8个城市。
第三类为宁波、济南、青岛、大连和沈阳,创新总指数低于60%,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(全国创新总指数为46.19%)。
第四类为长春、哈尔滨和重庆,创新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属于参评城市的中下等水平。
与上年比较,20个城市中,有13个城市的创新总指数高于上年水平(参见图1-2),上海、苏州、厦门、宁波、重庆等5个城市的增幅高于20城市平均增幅(城市创新总指数比上年提高了4.18个百分点),南京高于全国平均增幅(全国创新总指数比上年提高了2.44个百分点)。
位次上升最快的城市是厦门,比上年上升3位;宁波比上年上升2位;武汉比上年下降3位,其他城市的位次没有太大变化。
前 言
党的十八大以来,面对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形势、新要求和新任务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性、全局性谋划,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,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、整体性、格局性重大变化,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并迈出向创新型强国进军的坚实步伐。
在创新强国建设进程中,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城市是现代化的策源地,是先进生产力的孵化器,是研究与发展的基石,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。从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,无一例外都会形成一个或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城市,聚集起出色的创新人力资源,从而对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。
基于城市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,对城市创新,特别是主要城市的创新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和综合评价,及时把握城市创新的发展进程显得十分必要。自2008年起,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中国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接受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成都、西安、南京等城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委托,定期研制《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》并发布,至今已持续了15年。在这15年中,参评城市由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较为突出的10个城市、15个城市发展为20个城市,基本上涵盖了国内研发基础较好、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城市。
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,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,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倾心引领和支持下,城市创新有了重大突破。一些城市的创新能力丝毫不弱于发达国家的城市或中小型国家。课题组在2018年经过深入研究,将原来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,系统借鉴了《欧洲创新记分牌》(《EIS》)的思路、框架、指标和方法,形成了可与其参照的城市创新评价体系。经过两年的试验和验证得到较好的效果,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,因此自2018年起,报告正式更名为《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》(《CCIS》)。并增加了与27个欧盟成员国和18个非欧盟国进行比较的内容。
今年,《CCIS》将在以往20个重点创新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,选择国内创新发展较为突出的30个新兴创新城市另行研制评价报告,分别编辑为重点创新城市篇和新兴创新城市篇。
以国际组织著名评价报告为参照,与发达国家创新水平对标,是本报告的突出特色,也是有益尝试。我们衷心希望《CCIS》能够起到带动社会各界开展城市创新领域的分析研究活动,实现对城市创新多角度、多方位解析的作用。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决策,提高执政能力提供重要参考。我们诚恳希望,《CCIS》及其研究成果,能够促进各有关部门继续提高对科技事业的重视,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,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创新城市的行列,使我们国家迅速成长为创新型强国。我们也衷心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城市的支持,形成多方参与,多方协作,数据共享,共同提高的研究局面。
《CCIS》课题组
2022年6月